当前位置:首页>行业
我的前半生(7):读书识得春风面,当时只道是寻常,中学时代的遗忘与永存
2023-08-28 16:57:38
来源:个人图书馆-昭烈名臣


(资料图)

如果不是因为我姓赵,又恰巧,很小的时候知道赵钱孙李的百家姓,赵排第一,我甚至一度以为,赵姓也是个小众姓氏。在我们那个村子,赵姓的确不算大,我感觉到处都是张刘王这样普通的姓氏,那个时候觉得似乎全天下的村子,都是这个样子。上了初中,离开村子,开始住校生活,离开村子,也就意味着离开了家从此之后,绝大部分时间,都会和父母是一种分离状态,人生第一次物理意义上的离开父母,走出家,命运的齿轮,便再也没有停止过转动。初中时代,无论从人生历程,人际关系,所学知识,本质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,再也不是那个玩尿泥的小男孩了。开拓眼界我们那个时代的小学,基本上也就是课本,没什么课外书本,记忆中好像谁有一本十万个为什么,在那个年代,都属于是稀有品。初中前半部分可能因为升学压力没那么大,所以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,这些都是实打实的,我关于音乐和美术的记忆,全部都来自初中。到了高中,这两门课直接成了摆设,我甚至都忘了我有没有音乐老师,但是在初中,这些课都让我们大开眼界。用调色板,买2B铅笔,买宣纸这是全都是第一次知道,世界上还存在这些东西,小时候最熟悉的恐怕就是铅笔了。对它是各种削,我甚至都用家里用的那种切菜用的大菜刀削铅笔,折断,咬烂,弄碎,把笔芯掏出来,可以说是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小孩子做不到。但玩了这么长时间的铅笔,我以前所有的铅笔都是一个样子,没想到我们小学用的铅笔是HB的,上美术课用的铅笔老师让我们去买2B铅笔,这还是第一次知道铅笔原来是分种类的。还要买宣纸,第一次很兴奋的跑去镇上的商店买宣纸,老板问了句要买生宣还是熟宣,搞得我一脸懵,这东西还分生熟。什么叫出道即巅峰,关于宣纸的所有理解,大概也就停留在初中阶段,事实上到现在为止,我也没能分得清生宣和熟宣的区别。说到纸,一个惊人的事实是,我小时候是不用卫生纸擦屁股的,用的要么是报纸,要么是撕下来的其他纸,但肯定没有现在这种卷纸或者抽纸。人的适应能力之强大,令人无解,我确信的事情,都已经完全无法确定,用报纸或者书页擦屁股是怎样一种可能,很多事真的会在短时间内彻底遗忘或者适应。我记得开学第一周结束的时候,语文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,说来了检查作业,背课文对于小学毕业的我不算难事,那是那次背的是论语,第一句就是子曰,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多年以后,我才知道,自己背的是《论语》,才知道论语是什么,当时以为就跟普通的课文一样,很多年之后,才慢慢知道了孔子和论语的意义,知道了当年的那篇课文,真的不是一篇普通的课文。上了初中,一切都是新的,太多太多之前完全不知道,没遇见的事情,都开始接踵而至,那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,一切都是新的,一个少年郎走出家门,接受着外面天地的一切。少年从不知苦现在看来,当时的生活条件是很苦的,但是当年并不觉得这是苦,年少时只要能吃得饱,一切都是美好的。吃饭时蹲在地上吃的,在教学楼前面的操场上,几个人围成一个圆圈,蹲在地上吃,菜基本上就是土豆白菜。汤用家长说的话就是蒸馍水,根本不是汤,中午是面条米饭之类的东西,一个简单的快餐杯就是我们的所有餐具。大多数都是那种不锈钢的,上面套一个碟子,有时候太油的话会很难清洗,找一些土混合着水,就能洗的很干净。我们学校位置很特殊,不知道是不是特意建在哪里,虽然是乡里最好的初中,但是不在镇子上,也不在村里,方圆好几公里全是麦子地。全校没有一个商店,唯一一个可以买点东西的地方是校医院,只有山楂丸可以吃,对于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,晚上饿的睡不着实在是太难受了。有些胆子大的,翻越围墙出去,大半夜走上好几里路,就为了去镇子上买一桶泡面吃,但要想真的吃的嘴里,并不容易。回去宿舍跟饿狼一样,有人甚至把口水吐到泡面里,也无法阻止别人的哄抢,那真的就是个天真的年代,大家就像被困在一个小小的荒岛上一样,见着各种各样的人,学着各种各样的知识,天文地理无所不包。尤其是物理知识,物理老师经常说,把物理关于电的学好了,你回去就能做个电工,物理化学这都是两门非常神奇的学科,真的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距离生活很近,再到高中那就纯粹属于知识了,完全脱离生活。那时候一周回一次家,都是走回去的,什么时候最幸福,那就是夏天的时候,走到半路很渴,遇见有浇地的井水,喝个饱,那种感觉实在是太舒服了。从村子去学校,有一条新修不久的大路,车子并不多,每周都和小伙伴一起走到学校,多年之后经常做梦会梦到那条长长的路,夕阳之下的少年呀,那是梦开始的地方。以梦为马,我们走了很久,那年我们出发的时候,两手空空靠着双脚走了很久,如今给了自己太多的限制,总感觉条件不具备,就不能出发,早就忘记了少年时代,那靠双脚走出来的快乐。

关键词:

相关文章